咨询电话:021-31129781

新闻中心
最新新闻
联系我们
  • 电话:021-31129781
  • 地址:杨浦区邯郸路220号
联系我们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> > 新闻中心 > 最新新闻

“启程吧·人民红”首站走进复旦大学

读好书,学党史。在世界读书日这天,复旦人和党报人一起 “跟着总书记读好书”,“人民红”和“日月光华”交相辉映,点亮青年学子的赤诚之心,在阅读中坚定理想信念,在奋斗中勇担时代使命。

4月23日下午,复旦大学与人民网联合主办“跟着总书记读好书”主题党日活动。人民网党委委员、监事会主席唐维红,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,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征,人民日报社、人民网代表以及复旦大学师生共同参加活动。本次活动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。

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也是人民网“启程吧·人民红”校园行复旦站的系列活动之一。22日晚,一场“校园夜话”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。复旦学子和人民网资深记者以“不止新闻”为题展开交流,跨圈互动,共话媒体责任与青年信仰。

党史中的校史、党报中的复旦

共同传承红色基因、践行时代使命

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述读书故事,号召大家要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”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,读书是必不可少的。

《<人民日报>中的复旦》合辑以及《这里是中国》《70问解码“中国之治”》、复旦大学“两大工程”系列图书、《共产党宣言》首个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纪念邮折……活动中,唐维红与许征分别代表人民网和复旦大学互赠学习资料,让“读好书”助力“学党史”。

在双方互赠的学习资料中,一本厚重的《<人民日报>中的复旦》合辑收录了《人民日报》诞生70多年来关于复旦大学的百篇精选报道。

4435篇报道,十八大以来1450篇,登上头版391次…《人民日报》上的复旦始终同民族命运紧紧相联。党史中的校史、党报中的复旦,记录着一代代复旦人传承《共产党宣言》精神,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为革命前赴后继、为建设添砖加瓦、为改革建功立业。

许征在致辞中代表复旦大学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,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复旦事业发展的人民日报社和人民网领导、同志和校友们表示衷心感谢。她指出,长期以来,复旦大学与人民日报社、人民网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,双方接力培育人才,携手高扬时代主旋律。

围绕读好书、学党史,许征强调,以读书为起点的学习,引领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平台优势、人才优势、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,共同讲好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贡献,宣传好、阐释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,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“能”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“行”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“好”,让正能量更强劲,让主旋律更高昂。她表示,期待双方共同传承红色基因,践行时代使命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,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。

“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”

共学共话,汲取奋进力量

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“能”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“行”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“好”,五位嘉宾分别以“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”为关键词进行主题分享。

以人民网特有的“晨读党报”开场,唐维红在现场打开今天和近期的头版,带着大家读党报。唐维红说,通过党报,能够读懂大势和大事、读到方法。她认为,在这个时代,青年人依然要读党报,而党报同样要和青年对话。“不论是73岁的《人民日报》还是20出头的人民网,都一直在努力,一直在与时俱进。”唐维红说:“而且我们始终坚信,只要不忘初心,永远和人民在一起,我们就能永远正青春!”

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、“星火”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唐荣堂讲述着中共党史中的复旦大学。一百多来,从“真理的味道”到“心有所信、方能行远”,党的光辉历程中不乏复旦人的身影。在学习和研究中,他深刻感到,党史、校史、报史三者可以形成有机的互动,从中可以挖掘更多的学习资源,从而汲取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。

人民日报总编室孟思奇梳理了“党报刻度上的复旦”。时代在变,但是“团结、服务、牺牲”的复旦精神一直没有变。新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,孟思奇说,从1948到2021,读《人民日报》上4000多条报道就像读了一部浓缩的复旦史。复旦这个关键词也串起了《人民日报》的变迁,从两块版到二十块版,从黑白到全彩,见证了复旦与党报更深的缘分。

“什么是找领导办事的正确打开方式?”人民网网上群众工作部张超介绍了人民网的“领导留言板”是怎样做到15年如一日的“为群众办实事”。张超通过多个具体案例,对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通过互联网汇聚民智、化解问题的主动作为进行介绍。同学们对这个累计已促成220万件民情民意民智获得回应的互动平台有了深入了解。

回望1921,展望2049,李泓冰带领现场师生们进入历史的长河,又向不远的未来提问。“现在把笔交给你们,到2049年,你们将写出什么样的新‘童话’?”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李泓冰寄语青年们:“命运吻我以痛,要我报之以歌,但报之以歌远远不够,更要报之以改变,哪怕是及其细微的改变。那样,才能点点滴滴汇成汪洋,托举2049更美好的中国模样。”

话音未落,掌声雷动。初心光芒越发闪亮,奋进力量越发强劲。

“深受感动!”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望道班辅导员陆婷婷是活动主持人,她感到,活动中的一个个分享带着大家感悟初心光芒,汲取奋进力量。“作为当代青年,学习的步伐不能停息。要在回顾来时路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,找准新时代的脉搏,坚定理想信念,勇担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。”